取消中小学职称与工资挂钩会给教育带来什么影响?

工资与职称挂钩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是一批教师托门子走关系,搞到了职称,却脱离了一线,成了领导。或者先成了领导,靠关系评上了职称。一线的教师只能望尘莫及。不知,调动积极性从何谈起。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光辉看不出来。但我觉得“教师是天底下最有良心的职业”。每个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心里始终牵挂的是班上的那群孩子,恨不得把自己所学全部塞进那一个个小脑袋。一个学校,不需要考勤,教师到上课的时间准能出现在讲台上。教师的积极性需要靠评职称调动吗?

现在职称评审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论文,英语,计算机考试,评审委员会成员优亲厚友,收受贿赂等等,无不散发着职称评审的铜臭气息。

职称评审是一些人玩弄于鼓掌的 游戏 而已。一个馒头扔出去,看老师争来抢去。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看着戏,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职称,原本是 科技 工作者,大学教师通用的技术职称,不适宜中小学老师!中小学不是科研单位也不是研究单位,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素质的教育单位,中小学老师之间,知识面、知识深度差异不大,差异体现在传授艺术手段上,职称工资差根本反映不出教师之间的贡献差异!

教师的工资,应该以教龄为主,加上课时奖励,大家公认做了好事的、给予立功等级 ! 教师取消技术职称,但是必须有荣誉称号,荣誉称号可设立: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功勋教师。每三年评一次,硬标准:工龄+三年来的课时+立功等级+守时等级_犯错误次数等等吧,完全可以做到数字化避免人为干扰!我只是抛砖引玉,群策群力,一定能够提出更加完善的方案!

教学水平突飞猛进,教育质量只争朝夕!因为中小学教师职称相当于终身成就奖励,一次得到,终身获利,哪管其水平和操守,得到了就一劳永逸,高高在上偷奸耍滑,不上班不上课小病大养无病 *** ,有利还抢有名还争,秉性难移。国家更高科学技术奖也是一次性奖励,所以中小学教师阶段性出业绩可一次奖励,不必用职称造成校院风气败坏!何况九成多职称得到者手段都不光彩!

取消中小学教师工资与职称挂钩,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现在有些人吐槽职称,吐槽职称与工资挂钩。说实话,职称对工资的影响确实很大,一个教师,从二级升到一级,工资涨了100朵,从一级升到副高级,工资涨800左右,可以看出,职称工资的影响确实很大。啥都相同的两个一级教师,一个忽然晋升到副高级教师,工资猛然多了800多,要是没有意见才是怪事。

现在的教师工作,包括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10%部分,教龄高工资其中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10%都与职称有关。如果是职称不与工资挂钩,那么只能与年限有关了。那样的话,只要熬年限就可以了,工作干孬干好一个样,谁还努力工作呢。

小学教师的问题取消与工资挂钩,或许很多年轻的教师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因为本身在工作中他们没有机会拿到职称,困扰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所以改变现状,很多教师在工作采取更加公平和科学评级制度,让教师付出能够得到相应的评价和福利待遇,那么教师才会努力在业务上努力工作和提升。

现实中职称之所以存在这么多问题,还有很多人为的原因,比如教师有的老师每年努力工作,但是如果不善于社交,不会和领导处理好关系,而有的教师与领导关系十分好,在遇到一起职称竞争的时候,努力工作的教师可能业务成绩上比后一个老师要好,但是如果交给学校领导决定时,难免是很多人为的影响,这样就很多不公平的竞争问题产生,甚至让很多教师开始效仿这样的做法,不好好专研自己的业务能力,而是去搞关系了,所以教师的教学能力怎么上去呢??

所以没有人知道职称背后问题还有多少问题存在,但是现实是很多教师已经对职称已经失去信心,就算不改,很多教师也不会努力争取些什么?

这么看:

一是相信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是很多一线教师的一个心愿,大家一定会兴高采烈,大家老觉着自己可被职称害惨了,取消挂够,可出了一口气……可是兴高采烈之后,接下来会是什么样呢?

二是工资怎么发放?按教龄,按能力,按成绩,按考试……五花八门, *** 多多……采用哪一个也会有很多老师不满意……接下来,大家更没了主心骨……没有职称,拿什么代替老师的成长成才呢?

三是职称不再与工资挂钩,那么职称评定晋升就没有人参与了……也就没有了学历,资历,教学比赛,教科研,常规教学活动,备课也没用了……像是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了……大家可以想象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四是大家还需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下职称赋分标准……看看到底是些什么东西……与我们教学到底什么关系,与我们工资到底什么关系……我们已经厌倦到不乐意搭理职称细则了……或者对照它,找一个替代品……

总之,目前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还有一段路要走,取消之前,老师们还得不急不躁,沉住气,稳下心,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我认为会给教育带来消极影响。如果要给教育带来积极影响,只有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公平合理的奖罚机制,才能调动老师积极性。

目前在编教师的工资有几部分组成: 岗位工资(职称工资)、教龄工资、绩效工资、基本工资。

如果要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杜绝老师在外有偿补课的行为,就必须提高优秀老师的待遇,大幅度提高绩效工资占比。 让能者上、庸者下。 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我们学校就实行升学率与奖金挂钩。每名老师带一个班直到毕业。最后以升学成绩作为老师绩效成绩的衡量标准。给与一次性奖励和提高平时的绩效工资。我们年级有一个老师特别出色,他没带一个毕业班,一次性发的奖金就上万。(那是1997年)。那个时候老师们都特别负责,也没有什么有偿补课。都是老师利用寒暑假给班上学习不好的同学免费补课,因为他们的成绩关乎老师的切身利益。

没有了职称工资、绩效工资、绩效奖金,干好干坏一个样,学校里随便教一下,课后再到补习班挣外快。损害的是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也浪费了国家的教育资源。

怎么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呢?明眼人都知道,肯定是大幅提高老师的绩效工资、职称工资所占比例。 这一点著名的毛坦厂中学做的更到位,老师薪资直接和学生的高考成绩挂钩。还实行末尾淘汰制,高考成绩倒数的班级老师直接被淘汰出复习中心,去普通班级任教。所以毛坦厂老师的压力比学生还大,学校根本不用担心老师的积极性。同时给老师带来的还有丰厚的回报。

总之,只有明确老师职责,奖罚分明,才能给教育带来积极影响。吃大锅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最近一份关于职称的更具权威的文件是2016年11月由中办、国办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职称制度的性质定位,充分肯定了职称制度的重要意义。 所以说,任何取消职称制度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意见》确立了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目标:

指出了要重点解决的四方面突出问题,其中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都是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而作出的积极回应,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

但是,遍览《意见》六部分18条,并不见有任何取消职称与工资挂钩的表述, 可见,将职称与工资分离开来,仍然是目前至少3-5年内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因为《意见》明确的改革任务需在3-5年内才能完成。在这之前,应该不会节外生枝,又去搞什么其他的比如职称与工资脱钩的改革。

所以,还是要劝一劝暂未评上理想职称,有可能到退休也职评无望的教师同行们,放下幻想,积极准备,努力争取,尽量评上才是关键。

尽管职评中出现过各种各样不堪的人和事,一些德不配位、才不称职的人通过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上了位、晋了级,但那些确有真才实学而又能提前规划、谋定而后动的人也能评上理想职称,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名不副实。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任期内的所有原始课表、教案、讲稿、教学测评表,有多少人从一开始就留意了、收藏了?有多少人不是轮到有资格评审了才匆忙补齐?明明是真的最后还是搞得像是在备假材料,结果反倒让其他同行质疑。

所以,如果有志于评职称,就对照条件,早日准备,别什么事都怪人,先反省反省自己。

我任教近二十年才评上中级,近年来又深感评高级无望。仔细想想,不全是别人的问题,大多数倒是自己的问题,就算是最为大家不齿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有人能游刃有余,而我都四十大几将知天命的人,却始终连这点人情世故也弄不明白呢?

深觉汗颜。

以上所说都发自肺腑,不喜勿骂,文明讨论。

中小学的职称制度改革,能促进教师公平公正吗?

教师职称这一话题一遍又一遍的被讨论!我身边很多教师朋友也是对这个制度深恶痛绝,说起教师职称,它涉及教师的薪资待遇,各种福利水平,最能够确实关联教师的切身利益的,也正因此,往往是教师们最关注的地方。

现在的教师职称设置从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很多朋友不是很清楚,具体的划分依次是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力,员级相对应。不同的职称薪资待遇收入方面真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高级和初级的差别更是相差甚大,甚至会影响以后退休的待遇的。

我认为一个学校能不能办好,师资的好坏占90%以上,而用职称来决定工资高低是无法让老师们产生积极性的,从而也影响了工作效率,教师的薪资待遇落差大,会造成老师内心的不平衡心理,进而造成老师力量大量的流失,甚至也会因为争抢职称评级问题,给腐败有机可乘!毕竟其中有着太多人为的因素。

为防止分配不公造成的民生问题进而演变成严重的 社会 问题,对于教师的工资改革真的是迫在眉睫,取消中小学职称工资,建立公平公正的统一收入分配,势在必行!

具体的改革其实可以参照以下几点:

一、制度创新。

二、科学公平公正。

三、制定标准,建立教师工资制度。

而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这一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教师队伍能够越来越优秀。届时教师的枷锁也会卸下,祝教师改革的公平性能够进一步加强,早日实现教师工资体制改革!

放弃一种制度容易,但重建一种制度却非常困难。

如果取消中小学职称与工资挂钩,那么要重新建设一种什么制度来鼓励那些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有实绩的老师呢?如果工资只与工作年限相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显然是不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

虽然职称制度运行到现在,确实出现了许多的弊端。但我始终有一种观点,就是不要着急放弃它,可以通过不断改革去完善它。

一是完善评聘标准,充分发挥职称制度的导向作用。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担任重要工作或额外工作的教职工倾斜;向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职工倾斜。二是细化评聘规则,采取积分制并严格执行,并全面公开,接受监督,尽量减少在评聘中人为操作的空间。三是对职称评聘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加大打击力度,突出公平公正。真正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并能长期活跃在教育教学岗位上。

无论怎么改革,核心就是能够让对工作有热情、有能力,对孩子有爱心、有办法,真正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并取得实绩的好老师受益。

请恕思考不全、言语不周之处。

[贵州省]贵州职称不和工资挂钩,贵州职称挂*

事业单位职称与工资挂钩合理吗?

事业单位的职称与工资挂钩,当然是合理的啦,因为职称都是跟自己的业绩啊,跟自己的工作年限是有关系的呀,如果你考不上高级职称,那就只能拿中级职称的工资,如果中级职称跟高级职称一样,那还需要人努力吗?

职称和退休工资是否有关系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和职称没有关系。

养老金与职称的关系: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而其中: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养老金不再按级别,而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关于2019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为2018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扩展资料

目前我国测算养老金金额,主要和三个因素挂钩:

(一)缴交社会保险基金的年限(也就是俗称的“工龄”),缴交社会保险基金年限越长的,养老金金额越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把工龄档次分为15年、20年、25年、30年、35年、35年以上六个档次,档次越高,养老金金额越高。

也有地方不分档次,有一年工龄算一年工龄,更高工龄44年(按照16周岁上班,60周岁退休计算)。

(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简称“个人账户余额”),个人账户余额越高,养老金金额也越高。

(三)退休上年度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简称“地区差别”),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养老金金额也越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