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职称评审新规定
法律分析: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就学术而言,它具有学衔的性质;就专业技术水平而言,它具有岗位的性质。专业技术人员拥有何种专业技术职称,表明他具有何种学术水平或从事何种工作岗位,象征着一定的身份。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一、贵州省民营工程师职称评审是很轻松的,大部分专业不用考试,达到一点年限即可直接评审初中高级职称。学历越高评审年限越短。
二、以考代评
助理工程师报考条件:
硕士学位或者第二学士学位直接考
本科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1年
大专 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2年
中专 建筑工程类专业毕业4年
其他要求:初级职称需要60个继续学时/贵州省档案盖章方可领取证书
法律依据:《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职称评审委员会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之一条 为规范全省职称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备案管理工作,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和《 *** 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 *** 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8]2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已备案和新申请评委会备案的用人单位、市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学会、人才交流服务机构。
贵州职称以考代评试卷总分
贵州职称以考代评试卷总分是200分。总共考两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自2014年起,卫生、经济、会计、审计、统计、出版、翻译、计算机技术与软件资格(水平)等系列不再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初级职称认定实行以考代评,以考代评基本上就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会计、经济、统计、卫生、档案、图书资料、文博、群文、律师、翻译、出版、新闻、计算机、卫生系列(非医院)医药专业和医药行业工程系列等15个系列的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晋升实行以考代评,考试时间及报考要求以当地考试中心发布的各专业报考通知为准。
教师职称考试模拟试题及含答案
一、单选
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C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①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培养环境意识
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 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 指出哪一组是符合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的: ( C)
A、说出,表演,展示 B、设计, *** ,创作
C、感受,参加,养成 D、解释,完成,背诵
3、课程变革可以在课程内涵的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D )等三个层面上展开、
A、教材的更新 B、教师的发展 C、学生的选择 D、课程制度的变迁
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 )
A、知识,技能和 ***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 A)
A、斯腾豪斯 B、斯腾伯格 C、杜威 D、赫尔巴特
6、 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A )
A、加德纳 B、推孟 C、韦克斯勒 D、加涅
7、 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的,一般程序为:定向、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性练习、迁移的教学模式为(B )
A、讲解——接受式 B、示范——模仿式
C、探究发现式 D、情境——陶冶式
8、 在"对话 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C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 B、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
C、都是主体 D、都是客体
9、 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
1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B)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 D、学科课程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B)
A、备课 B、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
1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著名的卡内基金会提交了一份名为《准备学习:国家的指令》的报告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是(A )
A、学校需要家庭的支持 B、学校需要社会的支持
C、学校需要专家的支持 D、学校需要 *** 的支持
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14、校本教研的主体是(C )
A、学生 B、教材 C、教师 D、校长
15、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C)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D、情感目标
二、多选
1、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有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有(ABCD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教学方式
2、在下列教育评价方式中,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的有( ABC)
A、档案袋评定 B、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C、表现展示评定 D、成就测验
3、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ABCD )
A、情境 B、 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4下列关于新型知识观的说法正确的是(BCD )
A、个人见解在给定的课程知识面前没有意义
B、知识客观化和科学化的追求必然是以牺牲个人知识因素为代价的
C、缄默知识对人类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
D、知识为一种探索的行动或创造的过程
5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关系应该是(ABCD )
A、民主的 B、平等的 C、对话的 D、互动的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AC)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7、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ABC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选择性 D、平均性
8、"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内容包括(ABCD )
A、校本课程开发总体目标 B、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C、课程实践与评价的设想 D、保障措施
9、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 *** 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BCD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10、地方对课程管理的主要方面是(ABCD )
A、贯彻国家课程政策 B、制订课程实施计划
C、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D、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11、校外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以外的各种可以用来开发和建设课程的资源,主要有( ABD)
A、家庭资源 B、社会资源 C、校园资源 D、自然资源
12、当今世界,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BCD )
A、向学生回归 B、向学校回归 C、向教师回归 D、向教育实践回归
13、教学研究中的行动必须具有以下特征(BCD )
A 、、 可操作性 B、验证性 C、教育性 D、探索性
14、现代教育评价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如下几个时期(BCD )
A、教育测验运动时期 B、目标分析研究时期
C、多方位研究时期 D、教育评价的兴盛时期
15、简述质性评定的主要特征有( BCD)
A、评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B、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主体人的发展
C、评价的方式具有情境性
D、评定是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
三、判断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印发,标志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开始。
(√ )2、 新课程目标取向及精神内核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3 、课程标准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更高要求。
(√ )4、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个性化教育。
(× )5、自主学习就是自学,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 )6、 学校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分科课程,必修课程,国家课程应占绝对主导地位。
(√)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学校课程管理亦需要建立三级管理 *** 。
(√ )8、实现课程管理的统与分的有机整合,是世界课程管理的总的趋势。
(× )9、校本教研即师本研究。
(√)10、教育测验是一种以追求考察教育效果客观性为目标的活动。
四、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10、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
五、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
六、简答
1、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 P8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2、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P15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3、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P34—35
答: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4、 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P43
答:(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5、 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P60—62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6、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P94—95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 *** ,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 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7、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 125
答: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8、 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141
答: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9、 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P150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 *** 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0、 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 *** 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七、论述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P26
答:之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 *** ","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 *** ,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
2、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P50
答案要点:
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
(举例略)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P67—74)
答案要点: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 ***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 *** ;(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 *** ;(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P180
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 *** 与质性评价 *** 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 *** ,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贵州省人社厅2022年职称评审
一、申报评审(含以考代评)安排
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应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黔人社通〔2022〕80号)的安排,今年全省工程系列职称申报评审工作(含社会化、自主评审、以考代评)于8月1日起依托职称评审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开展。
(一)信息系统账号创建。账号创建办法按照《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全面推行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应用有关事项的通知》(黔人社通〔2022〕80号)执行。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为本辖区内行业主管部门创建账号,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下属或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创建账号,企事业单位为本单位申报人员创建账号。
(二)按时完成2021年度评审结果备案。全省工程系列各评审委员会(含自主评审单位)应于6月20日前完成2021年度评审结果备案。各级人社部门要在6月24日前对所备案评委会2021年度结果备案情况进行检查。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21年度评审结果备案的,信息系统对其2022年度工作不再受理。
(三)评委会通知发布及申报人材料提交。各地各评委会组建单位应于工程系列申报启动日(2022年8月1日)30日前发布工作通知,明确评委会接收材料截至时间等具体事项,细化申报材料上传要求,非必要不再收取纸质申报材料。
全省工程系列职称个人申报(含社会化评审、自主评审、以考代评)入口8月1日8:00开启至8月5日17:00关闭。申报人从7月1日起即可登录信息系统维护本人信息、上传申报资料,提前为提交申报资料做好准备,在申报入口关闭前及时点击“申报”按钮提交申报材料。申报信息一经提交不能自行变更。
(四)用人单位资格审查及材料流转。用人单位须认真对照评审条件审查申报人员资格,对符合申报条件推荐送评(报考)的,以适当方式在用人单位和在信息系统内公示5个工作日,于10日内(8月16日前)完成公示后,上传相关文件往上一级流转节点推送。各流转节点接收材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和往上一级推送工作,确保申报人材料在评委会收取截止日前推送到位。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推送,导致申报人材料不能及时送评(报考)的,责任由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推送的单位承担。
(五)建筑类专业中初级考试报名。2022年建筑类专业中初级职称评审继续实行“以考代评”,考生在工程系列统一申报时间内在信息系统完成申报,评审类型选择为“以考代评”,经资格审查合格后在“贵州省人事考试信息网”上缴费,参加考试。考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委托评审。各地不具备开评条件的专业,通过信息系统按程序委托省级评审组织评审。中央在黔单位人员需在我省评审的,由中央在黔单位出具委托函,报省人社厅创建账号。外省人员需在我省评审的,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单位上级人社部门出具委托函,报我省同级人社部门按程序创建账号。
(七)评审费收取。职称评审费收取方式及缴纳时间由各评委会组建单位自行确定,申报人未在系统中提交申报材料的,不得收取其评审费。
(八)职称评审结果确认及存档。从2022年起,职称评审通过结果不再采取纸质评审表形式确认。评审结果备案完成后,评委会组建单位在信息系统中生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通过确认单(样表)”(见附件2),下载打印盖章(一式三份),由用人单位或申报人本人领取,经用人单位盖章确认后存入个人档案。
(九)完成时限。工程系列全部评审工作应于12月31日前完成,不得跨年评审。
二、申报、评审条件
(一)按照分类评价要求,工程系列中已出台专业(行业)评审条件的,由各相应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委会组建单位在各自年度工作通知中明确评审条件适用要求。
(二)申报人以行业协会、学会等非 *** 奖项作为业绩申报的,须提供据以获奖的相关支撑材料。其据以获奖的业绩或学术成果不得低于评审条件规定的同类业绩、学术要求。
(三)申报工程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基层评审认定人员,按照《关于规范基层事业单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社厅通〔2015〕153 号)和工程系列相关专业申报评审条件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申报人业绩水平、创新能力、实际贡献,认真落实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代表论文送审。
三、职称与职业资格制度街接有关事项
____根据《2021年版贵州省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目录》(黔人社通〔2021〕64号),在工程领域,取得不分级别或一级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可直接申报工程系列相应专业副高级职称;取得二级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的,可直接申报工程系列相应专业中级职称。以准入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申报职称的,其业绩成果和学术成果为获该资格后取得。
四、继续教育学时及相关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学时累计应不少于90学时(在基层和民营经济组织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45学时),其中,专业科目学时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三分之二。
今年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专业技术人员可在“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平台”(.***.cn/)选择其一学习、测试。2021年度已完成学习的可不再测试,所缺课时由专业科目学时补充。
五、组织实施
(一)各专业评委会组建单位应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发布年度工作通知,对评审具体事宜进行部署,在规定的各环节截至时间前尽早实施完成。各评委会组建单位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熟悉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法规政策、业务,掌握信息系统流程,确保评审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各用人单位、申报人在申报评审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单位公示、申报人和推荐单位承诺制度,未按要求公示和签署承诺书的申报人和单位,其申报材料不予受理。各用人单位要对申报人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严格审核。申报人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经调查核实的,从认定之日起记入信息系统诚信档案库,3年内不得申报,政策性审查通过的取消参评资格,评审通过的取消任职资格。并根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申报人员及推荐、审核单位责任。
(三)各评委会组建单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申报材料的政策性审查工作,依法依规打击、惩戒职称申报中的失信行为。
各评委会组建单位开展评审前,须组织参评专家学习职称评审政策法规和评审条件,指导督促评审专家切实尽职履责,围绕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业绩贡献、创新价值等,认真审阅讨论、拟制答辩题目、撰写评价意见。专家评价意见不简单照搬政策性审查意见,须具体、明确、言之有物。
各评委会在评审会议投票表决完成后,须及时将评委会表决表(评审结果)下载打印,由实到投票委员逐一签名并妥善归档保存。
(四)工程系列“绿色通道”专项职称评审、基层副高级认定可一并组织实施。
(五)2022年申报人员任职年限(聘任时间)终算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12月31日前达到退休年龄,未经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部门批准延聘(延退)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参加评审。
六、评审结果备案
(一)评委会组建单位应在任职资格文件印发后5个工作日内,将组建本次评委会通知、评审结果公示名单、公示情况说明、任职资格文件、评审工作报告、评委会表决表(评委签字),通过信息系统报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二)各级人社部门应及时、认真做好评委会评审结果备案工作。对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及时驳回并填写理由。对备案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与评委会组建单位沟通,依据相关规定进行核查,经核实存在问题的要督促其整改落实。
其他本通知未提及的有关职称政策,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