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平的个人简历

1982.09-1986.08 贵州工学院地质地勘专业学习贵州省地矿局职称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986.08-1991.09 贵州省毕节地区编委办办事员、科员贵州省地矿局职称

1991.09-1995.03 贵州省毕节地区编委办副主任(副科级)贵州省地矿局职称

1995.03-1996.06 贵州省毕节地区编委办副主任(正科级)贵州省地矿局职称

1996.06-2001.03 贵州省毕节地区编委办副主任(副县级)(其间:2000.03-2000.07 贵州省委党校十七期中青班学习) 2001.03-2001.08 贵州省毕节地区矿产局局长、党组副书记(其间:2002.09-2004.02 清华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经济学专业学习(结业));

2001.08-2005.10 贵州省毕节地区煤炭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5.10-2006.03 *** 贵州省金沙县委员会副书记、金沙县人民 *** *** 县长;

2006.03至今 *** 贵州省金沙县委员会副书记、金沙县人民 *** 县长

2011年11月起贵州省地矿局职称,任贵州省地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贵州省]贵州省地矿局职称,贵州省地矿局职称评审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全国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一、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基本情况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原为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其前身为中国人民 *** 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指挥部九一〇大队。

2007年6月22日,经贵州省编办发〔2007〕100号文批复,同意在贵阳重新设立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同时加挂贵州省环境地质研究所贵州省地矿局职称的牌子。同年11月10日正式挂牌运行。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办公地点

根据省编办下发贵州省地矿局职称的“三定方案”,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是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和贵州省地矿局共管贵州省地矿局职称的公益性正县级事业单位,是保障各级人民 *** 履行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职能的重要技术支撑。编制150人,内设6个科室,下辖8个直属监测分院。院级领导职数5人,现实有3人(院长兼党委书记1人、副院长兼工会主席1人、总工程师1人)。已设立的6个内设机构,分别是办公室、财务科、综合室、地质环境与地质遗迹调查科、预警预报信息科、地质环境监测科。除黔西南州以外,其余的7个市(州、地)已成立监测分院并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合署办公。

目前全院有职工93人,其中编制内职工65人,借调监测工28人。正式职工中有专业技术人员63人(高级职称者18人,中级职称者17人,初级职称者28人)(表1)。

表1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队伍现状表

“三定方案”确定贵州省地矿局职称:承担地质环境质量与动态监测,开展地下水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农业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与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承担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综合研究,开展水工环地质、矿山地质、生态地质、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研究;地质环境监测预警预报 *** 、技术规程规范研究;地质环境监测信息、传递技术与监测管理研究,开展地下水、矿泉水、地热的调查评价、监测预报;开展对有重要岩溶洞穴、古生物化石产地、标准地质剖面、地质地貌景观等地质遗迹保护区的调查、评价和监测;承担地质环境监测网和地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与维护,开展地质环境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及综合研究;承担编制地质环境及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监测简报、通报等资料,编制地质环境、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案、规划和计划,研究提出相关保护与防治的对策建议;承担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预警预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质量检测;开展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监测的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负责新技术、新 *** 的应用与推广;为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从左至右:总工程师张建江、院长兼党委书记杨胜元、副院长王瑞

二、监测网点建设

贵州省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在5个中心城市进行。截至目前,5个分站共建有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点327个(其中,国家级点18个,省级点309个),控制面积2066km2。经对地下水动态(水位、流量、水温)和水质的长期监测,在定期编制地下水水情通报和环境监测年度报告的同时,现已完成了数据库建设工作,实现了地下水监测动态管理。在资料积累和数据库的基础上,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在现有5个监测区直接选择7个典型点升级为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点,使国家级监测点达到25个。

受经济条件制约,孔内监测使用胶质线、万用表、温度计,泉水点监测主要采用三角堰测量,监测工作安排在每月逢5日、10日进行。各监测站地下水监测网点情况见表2和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网点现状图。

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网点现状图

表2 贵州省地下水监测网点情况表

三、监测装(设)备现状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用于地质环境监测的主要技术装备有:车辆6辆,HP2700、HP2701、HP2702野外数据采集仪各2台,Receiver 5800大型GPS一台套,手持GPS共20台,数码相机17台,数码摄像机1台,美能达250型高速数字复印机1台,台式计算机57台,手提电脑22台,滑坡预警伸缩仪5台。现有地质环境监测设备运行正常、稳定,数据传输及时,数据处理准确。

四、地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地质环境监测数据库建设

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监测信息系统是:省内主要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以县(市)为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正在建设的是1:20万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信息传输系统以及矿山地质环境空间数据库。在2008年下半年建成铜仁地区玉屏县、毕节地区金沙县地下水开采动态自动化监测体系并投入使用。

(二)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系统

2005年,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与省气象台合作建起了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系统,通过贵州省电视台卫视频道、省广播电台、手机短信和贵州地质环境网站,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以指导各级地方 *** 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三)地质环境信息网站建设

贵州省地质环境信息网自2004年10月开通至今,一直安全正常地运行着,迄今已发布信息486期,57263人次曾上网浏览。此外,网站还为宣传地质环境政策法规、树立 *** 形象、扩大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贵州省地质环境信息网

五、主要监测成果和服务

1.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公开发布,为地方 *** 提前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减轻灾害损失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各年度发布情况见表3:

表3 2005年~2008年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数据统计

注:2008年的数据含10月9日~11日启动的短时预报。

2.省内主要城市各年度水质、地下水监测点水情预报,成功预报率在60%左右。为各级 ***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制定地质环境保护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编制提交的主要监测成果有《贵州省贵阳、遵义、安顺、六盘水、凯里五城市地质环境监测年度报告》、《贵州省主要城市地下水水情通报》(1998~2007年)、《贵州省主要城市地质环境监测阶段总结报告》(5年阶段报告)、《主要城市地下水年度水情预测预报》等。

3.在推进监测工作的同时,还完成了数量可观的环境地质调查任务,主要有“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县(市)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乌江流域(开阳、息烽、修文、思南、沿河)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贵州省织金、纳雍、平坝地氟病流行区地质背景调查”、“贵州省主要人口密集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等,为省内各级人民 *** 落实防治地质灾害,确保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提供了基础依据。

4.实施并完成了“贵州省思南白虎岩滑坡治理”、“贵州省思南县城电杆厂滑坡治理”、“贵州省沿河县城滑坡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程,为恢复和改善地质环境,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作出了贡献。

六、法制建设

1.2006年1月,省人民 *** 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的通知》(黔府办发〔2006〕11号)。

2.2006年11月24日,贵州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3.2006年8月,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省财政厅联合制订的《贵州省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地灾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4.2007年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地质灾害责任认定办法》、《贵州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贵州省市(地、州)、县级矿山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规划编制要求》、《贵州省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要求》和《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防治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技术要求》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贵州101地质队

贵州省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101地质队

电 话: 0855-8239844

地 址: 贵州省凯里市红洲路53号

其它相关资料:待遇还可以吧,不过就是地方差了点,在凯里,而且这样的单位除非在机关工作,否则累是肯定的。

贵州省地矿局101地质大队成立于1959年,隶属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县级事为单位。近50年来,地质队员们发扬“三光荣”精神,踏遍了苗乡侗寨的山山水水,为地方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先后向国家提交了煤、铁、铅锌、白云石、大理石、石灰石、硅石、重晶石、高岭土等近30种有用矿产储量报告,于1965年,在镇远找到了我国之一个金刚石原生矿,为我国的找矿事业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又走出贵州,先后在湖南、广东、 *** 、海南、云南、浙江等省区承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基础施工等项目,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他们先后与澳大利亚斯达克德尔公司等外商合作开展了金刚石等矿产的找矿工作。近几年来,该队4人获得省劳模称号和省“五一”劳动奖章,有三个队属二级公司分别获团省委、省直团工委、“青年文明号”称号;1997年获凯里市文明单位称号,2003年获黔东南州文明单位称号, 2004年被黔东南州绿化委员会授予“绿化模范单位”称号。2006年获得“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01地质队原为金刚石找矿专业队,1986年后,转变为综合地质大队。从事的业务范围有:1、区域地质调查;2、矿产地质调查、勘查;3、水文地质勘查;4、工程地质勘察;5、环境地质勘查;6、地球物理勘查;7、地球化学勘查;8、地质测绘、地形地籍测量、工程测量、专题地图编绘;9、地质勘探工程;10、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的分析、化验、鉴定与测试;11、建筑施工;12、社区医疗服务等。 现有在职职工301人,离退休职工44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81人;拥有国有资产1500万元,流动资金280万元;各类成套机械设备、仪器200多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