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人社厅2022年职称评审

一)按照分类评价要求贵州职称待遇最新消息,工程系列中已出台专业(行业)评审条件的,由各相应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委会组建单位在各自年度工作通知中明确评审条件适用要求。

微信号:jy00200200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二)申报人以行业协会、学会等非 *** 奖项作为业绩申报的,须提供据以获奖的相关支撑材料。其据以获奖的业绩或学术成果不得低于评审条件规定的同类业绩、学术要求。

(三)申报工程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基层评审认定人员,按照《关于规范基层事业单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社厅通〔2015〕153 号)和工程系列相关专业申报评审条件等有关规定执行。

(四)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申报人业绩水平、创新能力、实际贡献,认真落实正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代表论文送审制。

法律依据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贵州省职称评审委员会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之一条 为规范全省职称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备案管理工作,根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0号)和《 *** 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 *** 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8]21号)精神,结合贵州职称待遇最新消息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贵州省]贵州职称待遇最新消息,贵州职称申报条件

贵州大专教辅人员工资待遇

贵州大专教辅人员工资待遇

贵州大专教辅人员工资待遇

按照《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调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辅人员工资待遇贵州职称待遇最新消息的通知》(黔教发〔2018〕6号)确定,贵州省大专教辅人员工资待遇分为基本工资、技能津贴、绩效工资和绩效奖励4部分,具体如下贵州职称待遇最新消息

一、基本工资:

(1)根据职称等级和职务类别分别确定基本工资标准,以每月发放。

(2)基本工资标准不低于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但也不能超过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

二、技能津贴:

(1)根据教辅人员技能等级、技能类别、工作年限等要素,确定技能津贴标准,每月发放。

(2)技能津贴标准不低于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但也不能超过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

三、绩效工资:

(1)根据教辅人员的工作表现,确定绩效工资标准,每月发放。

(2)绩效工资标准不低于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但也不能超过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

四、绩效奖励:

(1)根据教辅人员的工作表现,确定绩效奖励标准,一次性发放。

(2)绩效奖励标准不低于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但也不能超过省教育厅规定的标准。

贵州省二医工资

贵州省二医工资为3500。根据查询相关材料公开显示贵州省二医为二甲医院。二甲医院基本工资3500,基本工资每年根据工龄涨个一二百,根据职称再涨,奖金一个月三四千,之一年只有基本工资,第二年六七千随着年龄增长,职称增长。干个三年能拿七八千,干的时间长了,基本工资越来越高。

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党建岗待遇

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党建岗的待遇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职务津贴:根据贵州省有关规定,按照职务等级和职称等级,按月发放职务津贴。

二、绩效奖励:根据贵州省有关规定,按照工作绩效,按月发放绩效奖励。

三、其他福利: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还为党建岗的员工提供了其他福利,如住房补贴、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贵州省五级高工待遇

很好。

贵州省五级高工工资4500元/月,补贴标准一般不超过1000元,公积金1500元多。

高工一般指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是中国专业技术职称工程类中的高级职称(职称改革后称为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工程师在工程界为技术专家或技术能手。

贵州省委党校待遇如何

待遇好。

贵州省委党校待遇待遇如下:

(一)贵州省委党校之一层次人才按照“一人一策”议定相关待遇。进校后,除议定待遇,还可享受如下待遇:

1、提供住房补贴60万元;

2、享受人才津贴5000元/月(在现行政策有效期内有效,如有新规定按省内有关政策执行)。

(二)贵州省委党校第二层次人才须与我校(院、团)签订八年服务协议。进校后,除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外,还可享受校(院、团)提供的如下待遇:

1、根据贵州省人才引进相关规定提供购房补贴15万元;

2、提供5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3、享受贵州省博士津贴800元/月(在现行政策有效期内有效,如有新规定按省内有关政策执行);

4、报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享受副高级职称待遇(三年内未通过评审取得副高级职称,则取消享受的副高级职称待遇);

5、进校后5年内可申请1500元/月的租房补贴或租住房(两者只能选其一,原则上不能变更)。租住房面积在30平米(含)以下的,不收取租金;面积在30平米以上的,超出部分按照5元/平米收取月租金;

6、提供优质发展平台。校(院、团)与省直有关部门、市州党委 *** 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省直部门和地方党委 *** 挂职锻炼,到企业和基层深入开展调研,结合对新进博士的“导师制”培养模式,促进个人综合能力全面快速提升。

7、提供教学科研用笔记本电脑一台。